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原创 -> 今日网闻
【匠心筑梦 塞上先锋】赖宁:煤化工一线的青春筑梦人
2025-11-14 19:40:14   
2025-11-14 19:40:14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在宁夏煤业烯烃一分公司甲醇合成车间的现场,赖宁正专注地分析着硫回收装置关键参数的数据曲线。这位年仅35岁的硕士研究生、国家能源集团首席技师,已在煤化工一线深耕十三年。从普通一线工人到“塞上工匠”,从“宁东青年岗位能手”到“煤炭行业技能大师”,这位年轻的技术专家用实干与创新,在煤化工领域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彩篇章。

  “再大困难也要解决这个问题”

  在宁夏煤业烯烃一分公司的生产现场,身着工装的赖宁正专注地盯着循环气压缩机的运行数据。这个1989年出生的年轻工程师,已经在煤化工一线坚守了十三个年头。面对公司级隐患设备,他立下誓言:“再大困难也要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
  循环气压缩机C-40001曾是个“老大难”问题,管线焊缝开裂、法兰密封失效导致可燃气泄漏,被迫停车次数高达30次。赖宁连续30多天扑在现场,满身油污地爬管廊、钻设备,拿着测振仪在压缩机厂房一守就是一天。通过“听、闻、摸、看”,结合专业分析,他最终找出机组振动过大的症结,提出三项改造措施:活塞材质更换、缓冲罐增加垫板、膨胀节改直管段。

  正是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,让他在循环气压缩机改造中再创佳绩。改造后,设备振动值降低近50%,运行周期延长一倍,这个长期困扰生产的隐患被彻底消除。

  “小改小革也能创出大效益”

  “别看改造小,效益可不小。”这是赖宁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在他的理念里,创新不在于项目大小,而在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、创造实在价值。

  低温甲醇洗装置尾气洗涤塔放空口挂冰问题困扰生产多年,既影响安全又妨碍环保。赖宁带领班组开展QC攻关,用一年时间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在成果发布时,他别出心裁地用矿泉水瓶、乒乓球、吹风机等日常物品,形象演示了尾气洗涤塔的工作原理,让复杂的专业技术变得通俗易懂。这个项目不仅创造了6.47万元经济效益,更荣获国家能源集团QC发布二等奖。

  在解决硫磺造粒机脱模剂消耗量大的问题时,他再次展现创新智慧,通过将手动添加改为自动添加,不仅降低了消耗量,还减轻了维护工作量,创效20.67万元。多年来,他提出的55条合理化建议,累计创效超百万元。这些“小改小革”印证了他的理念:创新就在日常工作中,只要用心,处处都是改进的空间。

  “团队强才有无限力量”

  “一个人强,不是真的强,一个团队的强,力量才是无限的。”作为班组带头人,赖宁始终把团队建设放在首位。

  他创新提出“五熔、四个三、六个一”培训法,针对“90后”员工特点开展“夜课堂”,利用中夜班时间传授装置开停车、应急处置等专业知识。这种因人施教、层层递进的培养方式,让班组快速成长:涌现出宁煤公司“技术能手”3名、“宁东青年岗位能手”2名,培养出高级工11名、中级工8名,员工一次性过关率达到98%以上。

  更难得的是,他不仅传授技术,更传承精神。在他的影响下,合成二班形成了“人人当骨干,个个争先进”的良好氛围。他所带的徒弟中,多人已成为公司技术骨干和岗位带头人,为煤化工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。

 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“塞上工匠”,赖宁用十三年时间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。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技术工人对专业的执着、对创新的热情、对传承的责任。在建设世界一流煤化工企业的征程上,这位年轻的“工匠”正以他的智慧和汗水,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(宁夏新闻网记者 闫文丽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
【编辑】:杨洲
【责任编辑】:杨丽